近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在网络上悄然传开,22 岁的女教师晏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母亲在社交媒体上含泪发文:“你终于解脱了。” 简单的几个字,像一把钝刀,割在每个看到消息的人心里,背后是数不清的日夜煎熬、撕心裂肺的痛,以及那份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无奈,让无数网友隔着屏幕红了眼眶。
晏晏出生在南方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家里的房子还是爷爷那辈传下来的,墙皮有些地方已经剥落。但在她记忆里,童年依旧有温暖的底色 —— 父亲会在夏夜搬来竹床,给她讲孙悟空的故事;母亲总把蒸好的红薯最甜的那头塞给她。可命运的齿轮,在她 18 岁那年猛地卡壳了。高考前一个月,父亲持续腹痛,去医院检查竟是肝癌晚期。短短三个月,那个总说 “我闺女以后肯定有出息” 的男人就瘦得脱了形,最后在医院的病床上,攥着晏晏的手咽了气。
展开剩余78%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爷爷的老年痴呆也愈发严重,有时会半夜穿着单衣往外跑,得母亲跟着追半条街。母亲在镇上的小工厂打零工,一天干 12 小时,手指被机器磨出厚厚的茧子,工资却只够勉强糊口。晏晏把一切看在眼里,高考结束后,她瞒着母亲去餐馆洗盘子,一个暑假瘦了 8 斤,拿到工资的那天,她给母亲买了一双防滑的工作鞋,自己却还穿着洗得发白的帆布鞋。
靠着助学贷款和奖学金,晏晏读完了师范大学。她总说:“我想当老师,像我们镇上那个张老师一样,能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大四那年,她去家乡的小学实习,班上有个父母离异的小男孩,总是低着头不说话。晏晏每天给她带一颗糖,放学后陪他写作业,慢慢的,男孩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还画了一幅 “晏老师和我” 的画送给她。那幅画,晏晏一直贴在宿舍的墙上。
今年 2 月,刚转正不久的晏晏开始莫名腹痛,起初以为是累着了,吃了点止痛药应付。直到有天在课堂上疼得直不起腰,被同事送到医院,检查单上 “卵巢癌晚期” 几个字,让她瞬间瘫坐在地上。母亲接到电话赶来时,手里还攥着刚领的工厂奖金,看到诊断书,那沓皱巴巴的钱散了一地,母亲抱着晏晏,哭得像个孩子。
治疗的日子,成了一场漫长的酷刑。第一次化疗后,晏晏掉光了头发,她对着镜子笑了笑,说:“这样洗头方便多了。” 可夜里疼得睡不着时,她会悄悄摸出手机,翻看着学生们的照片。有次母亲给她擦身,发现她胳膊上全是自己掐的红印,“太疼了,妈,我忍不住”,声音细得像蚊子哼。她坚持要回学校看看,戴着帽子站在教室后门,看着孩子们琅琅读书,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
同学去看她,带了她最爱吃的草莓,她咬了一口就吐了,化疗让她连味觉都变了。“我还没好好孝敬我妈呢”,她拉着同学的手,眼神里满是不甘,“我攒了三个月工资,想给她换个新冰箱,现在……” 话没说完,就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
7月7日,凌晨,晏晏的呼吸越来越微弱,母亲握着她冰冷的手,在她耳边轻声说:“囡囡,不痛了,走了就不痛了。” 凌晨 3 点 17 分,监护仪上的曲线变成了一条直线。
晏晏的办公桌里,还放着没批改完的作业,红色的批注笔画到一半;她的教案本上,密密麻麻写着教学计划,一直排到了年底。同事说,她总说 “再熬熬,等孩子们期末考好了,我就休个假陪我妈”,可这个简单的愿望,终究没能实现。
回顾晏晏的一生,像一株在石缝里生长的小草,拼尽全力想往上钻,却还是被狂风暴雨折断了腰。她的离去,是母亲失去了唯一的牵挂,是学生们再也等不到那个会给他们塞糖的晏老师,更是这个社会少了一个怀揣热忱的教育者。
她的故事,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太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总以为年轻就是资本,可以肆意透支身体,可疾病从不会因为年龄小就手下留情。多少人仗着年轻,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把 “没事” 挂在嘴边,直到身体发出警报才追悔莫及。
而在高昂的医疗费面前,普通家庭的脆弱暴露无遗。晏晏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十几万外债,母亲甚至想卖掉老房子,是亲戚们拦住了她。这让我们不禁想问,当疾病来临时,如何才能让每个家庭都有底气和勇气去面对?
“你终于解脱了。” 母亲发完这条朋友圈,把手机调成了静音。窗外的天慢慢亮了,可对于这位母亲来说,往后的日子,或许再也不会有真正的天亮了。
愿晏晏在另一个世界,能有甜甜的草莓吃,能有安稳的睡眠,再也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也愿我们都能记住这个 22 岁的姑娘,记住她的坚强与善良,更记住 —— 好好活着,才是对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最好的交代。
发布于:湖北省盛达优配官网-炒股配资门户网-股票实盘配资-五倍股票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