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反击已经进入第8天,战局出现了新的变化。以色列的防空拦截效率大幅下降,部分地区的拦截率甚至低至0-10%。与此同时,伊朗的攻击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海法和特拉维夫等沿海城市,而是开始向以色列的腹地发起打击。然而,伊朗也面临着一个尴尬局面——很难找到有足够战略价值的目标可供攻击。与此同时,美国公开宣布将推迟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计划,再次推迟了2周,这一举措背后似乎也隐藏着深意。
以色列腹地的内盖夫沙漠地区突然响起了防空警报。根据最新的影像资料显示,伊朗的导弹击中了贝尔谢巴地区的一处高科技园区。这个园区不仅有多个科技公司,还吸引了微软的入驻,而导弹的爆炸点距离微软办公区域非常接近。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只发射了单枚导弹,但周围并未见到任何拦截弹的发射,这就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为何如此关键的区域没有采取拦截行动?
展开剩余78%以色列的国土面积相对较小,防空系统覆盖几乎整个国家。特别是内盖夫地区附近,不仅有以色列的F-35I空军基地,还有覆盖全境的防空雷达系统,理论上这些系统不可能未能探测到发射的导弹。那么,既然已经被发现,为什么没有进行拦截呢?这可能与以色列目前的防空导弹库存短缺有关。为避免浪费宝贵的拦截弹,以色列可能选择不对这种较低价值的目标进行防御,毕竟防空资源应当优先保护那些对国家安全更为关键的军事设施和目标。
在前六天的反击中,伊朗已发射超过370枚导弹,约有20多个目标遭到命中。到第七天,伊朗发射了30多枚导弹,其中至少有7次命中,这显示出伊朗导弹打击能力逐步提升。华盛顿邮报指出,若没有美国的补给,以色列最多只能支撑12天。尤其是在面对高超音速导弹时,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系统显得力不从心。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以色列每天晚上都需要使用箭-3和萨德防空系统,单单拦截成本就高达2.85亿美元(约合20.5亿人民币)。缺少弹药加上防空成本过高,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以色列的拦截效率逐渐下降。
尽管伊朗在打击过程中表现活跃,但它也面临不小的困境。除了导弹库存的限制外,伊朗最大的麻烦是缺乏高价值目标。以色列的重要军事人物,包括总理内塔尼亚胡,几乎没有被准确定位,伊朗缺乏精确的情报支持。而以色列的空军战机已经大规模疏散,打击空军基地的意义显得不大。至于摩萨德和以色列国防部的办公楼,早已人去楼空,这使得伊朗的打击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即便打坏一些建筑,以色列也能在战后迅速重建。
可以说,伊朗和以色列目前都陷入了一个难以突破的困局。在这样的局势下,美国的立场和动作显得至关重要。6月18日,华尔街日报突然曝出一则消息,称特朗普已经批准了对伊朗的攻击计划,但下达命令的时机被推迟了两周。消息还披露了美国的详细攻击计划,计划使用重达19.5吨的GBU-57巨型钻地弹,打击伊朗的福尔多核设施。那么,美国这一延迟行动的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特朗普一向喜欢通过极限施压来达成谈判目的,显然,这次他的行动也是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如果真要发动攻击,美国绝对不可能提前公开计划,更不会曝光具体使用的武器类型。因此,特朗普此举要么是在迷惑对手,要么是在通过这种信息公开来施加心理压力,而这种做法实际上并没有付出任何实际成本。
从特朗普的举动来看,以色列似乎确实处于一种相对困难的局面,特别是普通民众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忍受24小时的防空警报,随时要准备躲避。以色列的社会秩序开始出现不稳定,许多民众开始反思这场战争的合理性,这势必会对内塔尼亚胡的政治支持产生影响。随着局势的发展,内塔尼亚胡可能会寻求美国的援助。然而,美国目前正处于战略收缩期,显然不愿意再深度介入中东冲突。特朗普的做法可以理解为一种施压手段,迫使伊朗重新考虑停火和谈判的可能性。
事实上,这两周的时间为伊朗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窗口,是否选择停战并展开进一步的谈判。如果美国真的在两周后再次行动,那么伊朗的战争潜力会被进一步消耗,进而减少美国的潜在损失。然而,个人认为,美国可能不会直接参与到这场战争中,因为一旦进行轰炸,伊朗可能会报复攻击美军在中东的基地,这将让美国陷入战争的泥潭,完全不符合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聚焦国内经济和减少外部军事干预的战略。
发布于:天津市盛达优配官网-炒股配资门户网-股票实盘配资-五倍股票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