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里,德国、法国这些欧洲国家就像吃错药似的,反复公开扬言要对中国展开猛烈的报复,还说要搞“大动作”。
面对这些欧洲国家的闹腾,我国一点也没把它们放在心上。这回,欧洲国家们终于明白了,咱们的办法,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厉害点儿。
据观察者网11月4日报道,中美聊完之后,欧盟终于醒过来一看,发现特朗普说的“中方暂停稀土和其他重要矿产出口管制”这事儿,可并没有涵盖到欧盟的产业范围。
当地时间11月3日,欧盟委员会正式确认,虽然欧盟方面觉得中国暂停稀土出口限制的措施是针对“全球”局面的,但实际上还在和中方就一些过去的细节问题进行商讨。
更何况,中方暂停稀土出口限制,实际上只是针对10月9日的那次措施,4月份的出口管制措施还是照样在执行。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欧盟一下子愣住啦。他们觉得,在如今这个大国角力的世界里,欧洲根本没有资格站在桌前吃饭,可偏偏还总把自己当成盘菜似的。
说起这件事啊,要回到11月1日那天,那天白宫发了一份公告,详细说明了中美经贸谈判的成果。里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中方会暂停执行10月9日那天对稀土以及相关技术的出口管制措施。
到10月31日那天啊,中国商务部的谈判代表团还在布鲁塞尔和欧盟代表团就出口管制事宜开会。不过,据《南华早报》说,这次会谈“没能成功暂停”有关的出口限制。
那天,布鲁塞尔还举行了一场会谈,欧盟委员会负责技术主权等方面事务的执行副主席汉娜·维尔库宁,和安世半导体的董事进行了会面。这家总部在荷兰的芯片厂商,现在成了中荷地缘政治角力的核心。
安世半导体这事儿,挺能反映出现在欧盟的难处。荷兰当局拿出一条自1952年起都没用过的法律,说是为了“国家安全”,硬是逼着安世半导体在一年之内不能做任何内部变动。
让荷兰政府没想到的是,这么一搞粗暴干预,竟然把整个欧洲的汽车供应链给搞得一团糟。
睁着眼睛都能看出来,荷兰背后可不是别人,正是美国在撑腰。果不其然,在11月1日的情况说明里,白宫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安世半导体马上就要恢复芯片出货了。”
不过,欧盟委员会负责技术主权和相关事务的执行副主席维尔库宁在会后发言时,完全没提这个所谓的“进展”,只是在强调“重申了欧洲愿意与中国在安世半导体问题上寻求外交突破的决心”。
看到这一幕,大伙儿就觉得,现在的局势是中美在吵价码,旁边的欧洲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心里着急得不得了。
《南华早报》说得挺实在的,虽然欧盟一直在努力搞外交突破,可中欧在布鲁塞尔的会谈似乎没有真正帮欧洲企业解困,还在那儿难受着呢。
如今随着中美经贸谈判又迈出新步伐,布鲁塞尔的会面看起来已经没那么关键了。这话说得挺扎心,但不得不承认,事实就是这样。
要说教会了人就能掌握,欧盟对中国的报复也早已变成了空中楼阁。好多迹象都显示,在如今的国际贸易大势中,欧洲逐渐变成了一个旁观者,而中美两国则成为了舞台的绝对主角。
盛达优配官网-炒股配资门户网-股票实盘配资-五倍股票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